【高信百诺】调整不可避免,向上动能仍在
2025年10月大盘先抑后扬。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叠加大盘阶段性高位的影响,部分高估值板块出现回调压力;而随着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“十五五”时期“科技自立自强”的核心地位,科技主线逻辑强化,加之中美谈判利好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进一步升温,对A股形成支撑,沪指突破4000点,续创十年新高。截至10月31日,上证指数月K线上涨1.85%,深证成指月K线下跌1.10%,创业板指月K线下跌1.56%,科创50月K线下跌5.33%,北证50月K线上涨3.54%。
经济基本面,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.2%,核心CPI上涨0.6%,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.8%,其中三季度下降2.9%,降幅比二季度收窄0.3个百分点,反映内需端呈现改善态势。外需端,外贸具备较强韧性,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,增速逐季节回升。经济延续生产有韧性、需求缓慢恢复的趋势,出口超预期,物价有改善但仍低位运行。虽然三季度经济提振力度有限,但考虑到完成全年GDP增速目标的难度较小,且财政稳增长政策已落地两项,四季度中央或侧重于存量政策落实落细,并更加着眼于中长期,四季度经济或在外需韧性和政策的指引下,回落中有所企稳,也对股票市场波动空间提供一定支撑。
海外方面,美联储降息如期落地,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(FOMC)内部分歧加大,鲍威尔“放鹰”后宽松路径存疑;此外,中美经贸团队在吉隆坡磋商达成多项共识,涉及关税调整、出口管制暂停及行业合作等,为双边经贸关系注入稳定性。美联储延续小步伐降息。10月美联储FOMC会议继续小步伐降息,且明确了将于12月1日结束量化紧缩。虽然鲍威尔在发布会上表态偏谨慎,并指出12月再次降息并未成为定论。但结合话语背景,其更多的或是对美联储独立性以及决策数据依赖的维护。无论如何,降息与否仍是影响后续全球资本市场表现的重要一环,目前仍保持跟踪。如果美联储释放更偏鹰派的政策信号,市场避险情绪将不可避免的走高。
市场方面,10月A股市场经历明显的风格轮动,大盘价值指数彰显防御属性,而高估值成长板块则出现回调。10月下旬A股表现再度强势,沪指一举突破4000点,再创十年新高。量能方面,A股成交额重回2万亿上方,两融余额首次突破2.5万亿。展望11月,市场将进入政策效能集中释放与四季度盈利验证的关键窗口。考虑到“十五五”建议稿聚焦高质量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,中美元首会晤有望开启中美关系的阶段性缓和期,或对市场风偏形成积极支撑,指数有望在震荡中延续慢牛行情。短期需关注两点:一是AI热潮下的资本开支扩张令投资者对科技板块短期回报存疑;二是中美对抗搏弈是否存在升级的风险。总体而言,市场情绪较为乐观,短期扰动也不会影响中期向上的节奏。